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方剂 > 白虎汤

 




白虎汤 (方歌)






组成

石膏 一斤,碎(50g)  知母 六两(18g)  甘草 二两,炙(6g)  粳米 六合(9g)


方歌

白虎汤用石膏偎,
知母甘草粳米陪。

白虎膏知粳米甘,
清热生津止渴烦。

白虎汤用生石膏,
知母甘草粳米熬,
汗出身热又烦躁,
清阳明热功劳高。

白虎烦渴用石膏,
大热汗出脉滔滔。
知粳甘草四药足,
清气生津润枯焦。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

本方原为治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世温病学家又以此为治气分热盛的代表方剂。凡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邪由卫及气,皆能出现本证。里热炽盛,故壮热不恶寒;胃热津伤,乃见烦渴引饮;里热蒸腾,逼津外泄,则汗出;脉洪大有力为热盛于经所致。气分热盛,但未致阳明腑实,故不宜攻下;热盛津伤,又不能苦寒直折。惟以清热生津法最宜。方中君药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臣药知母,苦寒质润,一以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一以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功。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四药相配,共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功,使其热清津复诸症自解。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凉肝熄风;若兼阳明腑实,见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消渴病而见烦渴引饮,属胃热者,可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

4、使用注意: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白虎汤 竟   



方剂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