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方剂 > 达原饮

载于《温疫论》。主药应为草果与知母,这里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热。治湿热中阻,枢纽失职,以致寒热起伏,连日不退,胸脘痞满,呕恶,甚则便溏之夏秋季胃肠型感冒颇验




达原饮(方歌)






组成

槟榔 二钱(6g)  厚朴 一钱(3g)  草果仁 五分(1.5g)  知母 一钱(3g)  芍药 一钱(3g)  黄芩 一钱(3g)  甘草 五分(1.5g)。


方歌

达原草果槟厚朴,
知母黄芩芍甘佐,
辟秽化浊达膜原,
邪伏膜原寒热作。

用法

上用水二盅,煎八分,午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主治

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憎寒壮热,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

方解

本方是为瘟疫秽浊毒邪伏于膜原而设。《重订通俗伤寒论》说:“膜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温疫论》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邪从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者也”。

瘟疫邪入膜原半表半里,邪正相争,故见憎寒壮热;瘟邪疫毒内侵入里,导致呕恶、头痛、烦躁、苔白厚如积粉等一派秽浊之候。此时邪不在表,忌用发汗;热中有湿,不能单纯清热;湿中有热,又忌片面燥湿。当以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为法。方用槟榔辛散湿邪,化痰破结,使邪速溃,为君药。厚朴芳香化浊,理气祛湿,草果辛香化浊,辟秽止呕,宣透伏邪,共为臣药。

以上三药气味辛烈,可直达膜原,逐邪外出。凡温热疫毒之邪,最易化火伤阴,故用白芍、知母清热滋阴,并可防诸辛燥药之耗散阴津;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共为佐药。配以甘草生用为使者,既能清热解毒,又可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清热解毒之功,可使秽浊得化,热毒得清,阴津得复,则邪气溃散,速离膜原,故以“达原饮”名之。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瘟疫初起或疟疾,邪伏膜原的常用方。以憎寒壮热,舌红苔垢腻如积粉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如兼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此邪热溢于少阳经,本方加柴胡以引经;如兼腰背项痛,此邪热溢于太阳经,本方加羌活以引经;如兼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热溢于阳明经,本方加干葛以引经。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疟疾、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脑炎属温热疫毒伏于膜原者。





达原饮 竟   



方剂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