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葛根 半斤(15g) 甘草 二两炙(6g) 黄芩 三两(9g) 黄连 三两(9g)
方歌
葛根芩连甘草伍,
用时先将葛根煮,
内清肠胃外解表,
胁热下痢喘汗除
葛根黄芩黄连汤
再加甘草共煎尝
邪陷阳明成热痢
清里解表保安康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解表清里。
主治
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方解
本方证是因伤寒表证未解,邪陷阳明所致。此时表证未解,里热已炽,故见身热口渴、胸闷烦热、口干作渴;里热上蒸于肺则作喘,外蒸于肌表则汗出;热邪内迫,大肠传导失司,故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舌红苔黄,脉数,皆为里热偏盛之象。表未解而里热炽,治宜外解肌表之邪,内清肠胃之热。方中重用葛根为君,甘辛而凉,入脾胃经,既能解表退热,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以苦寒之黄连、黄芩为臣,清热燥湿,厚肠止利。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本方佐使。四药合用,外疏内清,表里同治,使表解里和,热利自愈。
原方先煮葛根,后纳诸药,可使“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伤寒来苏集》)。
本方功能解表清里,然从药物配伍作用来看,显然以清里热为主,正如尤怡所云:“其邪陷于里者十之七,而留于表者十之三。”由于葛根能清热升阳止利,汪昂称之“为治泻主药”,故本方对热泻、热痢,不论有无表证,皆可用之。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简称葛根芩连汤,是治疗热泻、热痢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下利,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腹痛者,加炒白芍以柔肝止痛;热痢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以行气而除后重;兼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夹食滞者,加山楂以消食。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属表证未解,里热甚者。
4、使用注意:若虚寒下利者忌用。
医案
痢疾:应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40例,其中发病1日内者23例(占57.5%)。采用本方水煎剂治疗后,平均退热时间为27.76小时;腹痛消失平均4.57日,里急后重消失平均3.47日,食欲恢复正常平均2.5日,便次恢复正常平均2.83日,粪检转阴平均4日,大便培养转阴平均3日,阴转率69.3%。总有效率达72.5%。
小儿夏季腹泻:使用葛根芩连汤和五苓散合方(葛根6g、川连3g、黄芩6g、甘草2g、茯苓6g、桂枝2g、白术6g、泽泻6g、猪苓6g)治疗小儿夏季腹泻60例。结果痊愈4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
小儿麻痹症:按温病小儿中风例,采取清热解毒,熄风通络等法,用加味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生石膏、银花、白芍、全蝎、蜈蚣)随症加减,治疗小儿麻痹症129例。结果:患肢呈深度完全麻痹,失去自主运动功能的重型患者52例中痊愈17例,好转35例;尚能自主活动,但不能走路,不能站立的中型患者67例,痊愈33例,好转34例;能自主活动,能站立行走,但肢体软弱无力的轻型患者10例全部治愈。一般中型及轻型病例,多在1个月左右痊愈,最快的1例仅1周而愈。
阑尾炎术后腹泻:患者女38岁,2017年12月6号因阑尾炎住院,主诉:术后三天,出现腹痛两天伴有腹泻。现病史:患者三天前因为阑尾炎住院手术,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第二天给与大承气汤加二花,连翘等中药,通腹清热,清理肠道治疗。此时管床医生让其停服中药,第三天腹痛腹泻仍然未止,请我会诊。望诊患者气色偏差,疼痛难忍。问其疼痛如何,患者述,腹绞痛,有肠鸣,时轻时重,不畏寒有汗出,大便稀色黄,臭味不重,肛门稍有灼热。触诊:腹部有压痛,未有板状腹。看后抓住主证,腹痛难忍,绞痛,触诊无板状腹,有肠鸣,说明可以排除术后肠道梗阻及手术失败。如果手术失败,其痛不会时轻时重及绞痛,而应该更痛。所以中医可以辩证治疗。根据四诊合参,其腹痛,腹泻,肠鸣病属阳明,脉稍浮而数为太阳未尽,舌质红苔薄黄为有湿热之象。再根据用药史,其用大承气汤下之,结合《伤寒论》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追根溯源可以看出,应该是术中患者伤风,而术后用大承气汤下之,引起腹泻,腹痛。所以果断做出诊断此病为太阳阳明合病,中医可治。方开葛根黄芩黄连汤三付,药量如下:葛根30黄芩12黄连6炙甘草10.第三天我坐诊问起病人,其述会诊后当天中午即服中药,下午腹痛,腹泻减轻,第二天腹泻,腹痛消失,现已经正常。
小儿疑难性便秘:患者李梓晗,女,4岁半,驻马店市驿城区人,首诊2013年12月15日。现每天需吃大量水果,少吃主食,但是四到五天不解大便,就解不下来。来就诊时带着水果,不停的劝孩子吃香蕉。多处就诊效差,用药史前不详,近期提供用药情况如下:2013年11月30日在市某中医院开药如下:大黄10炒麦芽15炒鸡内金10姜厚朴6焦山楂10炒卜子10玄参10射干10乌药10炒建曲10桔梗10青皮3槟榔10连翘10甘草3.三付家属讲前两次放入大黄第二天大便2次第三天大便4次第三付没放大黄第四天大便3次全是主动排便但是大便乃干结。停药两天大便又解不出了。后换医生就诊开药如下:火麻仁10玄参10知母10麸炒泽泻10炒鸡内金10麸炒枳壳6炒卜子10天花粉10焦山楂10炒麦芽15地黄10姜厚朴6当归10炒建曲10四付。前两付主动排便每天1-2次排的便乃干结后来两付在大人的指导下排便大便干结难下。停药两天2013年12月10日去复诊开药如下:火麻仁10番泻叶2槟榔10炒卜子10赤芍10连翘10焦山楂10地黄10甘草3姜厚朴6玄参10射干10三付第二天主动排便2次第三天主动排便4次第四天2次排出的大便干结从第五天就靠吃水果督导排便平时有四五天不解大便后小孩闹肚子疼欲解大便不出就得用开塞露并且大人用手抠等方式的帮助下才能解出小便可余无不适舌质红稍胖大苔厚腻脉弦数脾虚不升湿热内蒸津液耗损方药如下:党参6白术6茯苓5陈皮5半夏3黄芩3黄连3葛根10炙甘草5炒麦芽8鸡内金5五付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服嘱咐其家属停任何药。12月29日复诊说效果甚好。
文献
1、原书主治:《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2、方论选录:尤怡《伤寒贯珠集》卷2:“邪陷于里者十之七,而留于表者十之三,其病为表里并受之病,故其治亦宜表里两解之法。……葛根解肌于表,芩、连清热于里,甘草则合表里而并和之耳。盖风邪初中,病为在表,一入于里,则变为热矣。故治表者,必以葛根之辛凉;治里者,必以芩、连之苦寒也。”
葛根黄芩黄连汤 竟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