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方剂 > 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汤(方歌)






组成

羚角片 钱半(4.5g),先煎  霜桑叶 二钱(6g)  京川贝 四钱(12g),去心  鲜生地 五钱(15g)  双钩藤 三钱(9g),后入  滁菊花 三钱(9g)  茯神木 三钱(9g)  生白芍 三钱(9g)  生甘草 八分(2.4g)  淡竹茹 五钱(15g),鲜刮,与羚角先煎代水


方歌

俞氏羚角钩藤汤,
桑菊茯神鲜地黄,
贝草竹茹同芍药,
肝风内动急煎尝。

羚角钩藤茯神地,
芍茹川贝甘桑菊,
肝热动风热不退,
烦躁神昏手足搐。

羚角钩藤桑菊好,
芍地茹贝茯神草。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

热盛动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以及肝热风阳上逆,头晕胀痛,耳鸣心悸,面红如醉,或手足躁扰,甚则瘈疚,舌红,脉弦数。

方解

本方证为温热病邪传入厥阴,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肝经热盛,故高热不退;热扰心神,则烦闷躁扰,甚则神昏;热极动风,且风火相煽,灼伤津液,筋脉失养,以致手足抽搐,发为痉厥。肝热风阳上逆所致的头晕胀痛、手足躁扰等,机理亦同。

治宜清热凉肝熄风为主,佐以养阴增液舒筋为法。方中羚羊角咸寒,入肝经,善于凉肝熄风;钩藤甘寒,入肝经,清热平肝,熄风解痉。二药合用,相得益彰,清热凉肝,熄风止痉之功益著,共为君药。

配伍桑叶、菊花清热平肝,以加强凉肝熄风之效,用为臣药。风火相煽,最易耗阴劫液,故用鲜地黄凉血滋阴,白芍养阴泄热,柔肝舒筋,二药与甘草相伍,酸甘化阴,养阴增液,舒筋缓急,以加强熄风解痉之力;邪热每多炼液为痰,故又以川贝母、鲜竹茹以清热化痰;热扰心神,以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以上俱为佐药。甘草兼调和诸药,为使。综观全方,以凉肝熄风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标本兼治,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经热盛动风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邪热内闭,神昏谵语者,宜配合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清热开窍;抽搐甚者,可配合止痉散以加强熄风止痉之效;便秘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本方清热凉血解毒之力不足,运用时可酌加水牛角、丹皮等。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流脑、乙脑以及妊娠子痫、高血压所致的头痛、眩晕、抽搐等属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或阳亢风动者。

4、使用注意:若温病后期,热势已衰,阴液大亏,虚风内动者,不宜应用。

















羚角钩藤汤 竟   



方剂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