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方剂 > 清胃散

 




清胃散(方歌)






组成

生地黄  当归身 各三分(各6g)  牡丹皮 半钱(9g)  黄连 六分(6g),夏月倍之  升麻 一钱(9g)


方歌

清胃散中升麻连,
当归生地丹皮全,
或加石膏泻胃火,
能消牙痛与牙宣。



用法

上药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上为细末,都作一服,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冷服10。清胃散通常建议在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清胃散一般为粉剂,可直接用温开水冲服。为了确保药物充分溶解并发挥最佳药效,建议每次用约100毫升的温开水进行冲泡,并搅拌均匀后服用

功用

清胃凉血。

主治

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

本方证是由胃有积热,循经上攻所致。足阳明胃经循鼻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上项贯颊入下齿,胃中热盛,循经上攻,故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唇舌腮颊肿痛;胃热上冲则口气热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每致血分亦热,血络受伤,故牙宜出血,甚则牙龈溃烂;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俱为胃热津伤之候。治宜清胃凉血。方用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

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盛已侵及血分,进而耗伤阴血,故以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皆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以助消肿止痛,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热得除,于是循经外发诸症,皆可因热毒内彻而解。

《医方集解》载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强。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胃火牙痛的常用方,凡胃热证或血热火郁者均可使用。临床应用以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兼肠燥便秘者,可加大黄以导热下行;口渴饮冷者,加重石膏用量,再加玄参、花粉以清热生津;胃火炽盛之牙衄,可加牛膝导血热下行。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属胃火上攻者。

4、使用注意:牙痛属风寒及肾虚火炎者不宜。

 



 



 







清胃散 竟   



方剂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