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中医古籍 伤寒论 第 7 章(节) 介绍了:
伤暑,肺首先受到侵袭,肺是气的府库,暑邪损伤元气,寸口脉弱,口渴,出汗,神志昏迷,气短,用竹叶石膏汤主治。
伤暑,发热,出汗,口渴,脉象浮而大,称为中暍,用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主治。
伤暑,出汗后,发热,烦躁,声音嘶哑,脉象反而浮数的,这是肺液损伤,用百合地黄加牡蛎汤主治。
伤暑,心下有水气,出汗,咳嗽,渴想喝水,水喝进去就呕吐,脉象弱而滑,用栝蒌茯苓汤主治。
伤暑,发热,没有汗,是水液运行在皮肤中的缘故,脉象必定浮而滑,先用热水浇灌,让汗出来,然后用竹茹半夏汤给病人服用。
太阳经感受热邪,就是暍病,病人出汗,恶寒,身体发热而口渴,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太阳经中暍,身体发热、疼痛、沉重,而脉象微弱的,是因为夏天伤于冷水,水液运行在皮肤中导致的,用猪苓加人参汤主治;一物瓜蒂汤也主治这种病。
凡是患暑病的,应当出汗。不出汗的,必定发热;发热的,必定不出汗。不可发汗,发汗就会发热、烦躁、失音,这是肺液枯竭。呼吸气粗、气息上冲的,无法治疗。
伤暑,夜间睡不安稳,烦躁,谵语,舌头发红,脉象数,这是暑邪侵犯心脏,用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主治。
太阳经中暍,身体发热、疼痛、沉重,而脉象弦细芤迟。小便后,有寒冷感且汗毛竖起,手足逆冷;稍事劳累,身体就发热,嘴巴张开,前板齿干燥。如果发汗,就会恶寒加重;如果加用温针,就会发热加重;多次攻下,就会淋证加重。用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主治。
伤暑,脉象弱,口渴,大汗出,头晕的,用人参石膏汤主治。
伤暑的人,头部不会疼痛。头痛的,是有风邪;头部沉重的,是有湿邪。
本章 竟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