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中医古籍 肘后备急方 第 53 章(节) 介绍了:
古代中医治疗蜂螫、蛇咬伤、蝎子蜇伤
葛氏(指古代医家葛洪,其医著中多载急救方剂)治疗竹中青蜂蜇人药方。
取雄黄、麝香、干姜,三种药材按同等分量准备。将它们捣烂后过筛,用麝香(原文“麝?”中“?”为文字缺损,结合上下文补为“香”)调和均匀。把药末装入细小的竹管中,随身携带。遇到紧急情况,就用它敷在疮口上,同时(此药)也能治疗各种毒蛇咬伤的毒素,效果神奇良好。
另一个药方,破开乌鸡,趁热敷在被蜇的部位。
有一种蛇,颜色呈绿色,喜欢栖息在绿树和竹子上。这种蛇大的也不超过四五尺长,人们都称它为青条蛇,人被它咬伤后会立刻死亡。
葛氏治疗毒蛇咬伤的药方。
赶紧挖掘一个土坑,把被蛇咬伤的部位埋进坑里,然后把坑上的土用力夯实,毒素就会渗入土中,一会儿疼痛就会缓解,之后再把伤口从土里取出来。
徐玉(古代医家,具体生平不详)治疗蛇毒的药方。
将地榆根捣烂,绞取汁液饮用,同时用汁液浸泡被咬伤的部位。
又一个药方,将小蒜捣烂后取汁饮用,把剩下的蒜渣敷在疮口上。
又一个药方,把猪耳朵里的污垢放入疮口中,牛耳朵里的污垢也可以使用,效果很好。
又一个药方,嚼碎食盐后吐在疮口上,接着在疮口处艾灸三壮(艾灸时以艾炷燃尽为一壮);之后再嚼碎食盐,吐在疮口上。
又一个药方,将薤(类似葱蒜的草本植物)捣烂,敷在疮口上。
又一个药方,把蜈蚣烧成灰烬后研磨成粉末,敷在疮口上。
又一个药方,先拿一根没有竹节的竹筒罩在疮口上,将蜡和蜜按同等分量混合熔化,灌入竹筒中;如果没有蜜,只用蜡也可以。
又一个药方,情况紧急时,先往疮口中撒尿,然后面向太阳屏住呼吸走三步,用刀挖地造出一个小坑,往坑里浇滚烫的热水,把坑中的泥土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服用,同时用少量泥土涂抹在疮口上,效果很好。
又一个药方,将桂心(肉桂的中心部分,中药)和栝蒌(中药,又称瓜蒌)按同等分量研磨成粉末,用细小的竹筒装起来并紧紧塞住筒口,随身携带。突然被蝮蛇咬伤,就用这个药粉敷在疮口上。此药能治疗各种蛇毒,竹筒如果塞得不严密,药粉的气味会散失,就没有效果了。
治疗一切蛇毒的方法。
赶紧在疮口处艾灸三五壮,这样各种毒素就无法扩散。
治疗蛇毒的方法。
将鬼针草(草本植物,中药)捣烂,敷在疮口上,疼痛和毒性立刻就能缓解。
又一个药方,把荆树叶装入布袋中,敷在肿胀的疮口上。
又一个药方,用麝香涂抹在肿胀的部位,待肿胀处出血后,就能痊愈。
又一个药方,将闭口的花椒(未成熟的花椒)和花椒叶一起捣烂,敷在疮口上,没有止不住的疼痛和毒性。
又一个药方,把切叶的刀烧红,用烧红的刀烙烫疮口。
附方《梅师方》(唐代医家崔元亮所著《梅师集验方》)中记载,治疗毒蛇咬伤。
将独头蒜和酸草一起捣烂,绞取汁液敷在被咬伤的部位。
《广利方》(唐代医书,全称《天宝单行广利方》)中记载,治疗蛇咬伤的药方。
取黑豆叶切碎捣烂,敷在疮口上,每天更换三次,效果良好。
《广济方》(唐代医书,全称《广济秘录》)中记载,治疗毒蛇咬伤的药方。
取菰蒋草(即茭白的根茎)烧成灰烬,用灰烬敷在疮口上,这种草的形状像燕子的尾巴。
《兵部手集》(唐代医书,传为兵部官员编撰,收录军中急救方)中记载,治疗蛇、蝎子、蜘蛛咬伤的毒素。
将鸡蛋轻轻敲开一个小孔,把小孔对着被咬伤的部位罩住,立刻就能痊愈。
刘禹锡《传信方》(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编撰,收录经实践验证的药方)中记载,治疗蛇咬伤、蝎子蜇伤。
把刀子的刀尖烧红,将白矾放在烧红的刀尖上,待白矾熔化成汁液后,趁热滴在被咬伤或蜇伤的部位,立刻就能痊愈。这个方法非常神奇灵验,靠它得救的人有几十个。贞元三十二年(此处“贞元三十二年”实为永贞元年,因贞元仅二十一年,可能为记载误差),有两个僧人被贬谪到南方,途经邓州时都被蛇咬伤,让人用这个方法救治,敷药后就能起身活动,没有其他痛苦。
本章 竟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