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中医古籍 > 肘后备急

以下是 中医古籍 肘后备急方 第 52 章(节) 介绍了:




章52 治卒毒及狐溺棘所毒方
    (白话文)






马咬伤形成疮口,有毒气导致肿胀发热、疼痛的药方

刺破公鸡的鸡冠取血,将血滴入疮口中三次。如果是公马(原文“?马”中“?”推测为“公”)咬伤,就用母鸡的血;如果是母马(草马,古代对母马的称呼)咬伤,就用公鸡的血,姚(古代医家)的说法与此相同。

另一个药方,在疮口及肿胀的部位艾灸,就能痊愈。

如果疮口长时间不愈合。

取马鞭梢,长二寸,以及二十七枚鼠屎(二七枚,即十四枚)。将两者烧成灰烬后研磨成粉末,用药膏调和,敷在疮口上,有效果。

又一个药方,用妇人的月经血敷在疮口上,效果最好。姚(医家)说,此方法有神效。

如果人的身体上原本就有疮口,之后骑马时,马的汗水、马毛进入疮口中,或者仅仅是被马的气息熏蒸,都会导致疮口肿痛、身体发热烦躁,毒气如果侵入腹腔就会致人死亡。

将马鞭的皮烧成灰烬,研磨成粉末,用药膏调和后敷在患处。

又一个药方,多喝醇厚的酒,直到喝醉,就能痊愈。

另外,剥死马时,马骨划伤手,毒气攻心快要致死的药方。

立即取死马腹腔中的粪便,敷在伤口上,就能痊愈,姚(医家)的说法与此相同。

又一个药方,将受伤的手伸入女人的阴道中,就能痊愈。但如果女人有身孕,就不能用这个方法,会导致流产。

被狐狸尿液浸染过的棘刺刺伤,出现肿痛、快要致死的药方。

破开一只鸡,用鸡肉敷在伤口上,就能痊愈。

又一个药方,用滚烫的桑树枝烧成的灰泡水,取灰汁浸泡伤口,灰汁变凉后就更换,直到痊愈。

《短剧方》(古代医书,作者不详,以收录实用方剂著称)中的药方:将滚烫的蜡倒入疮口中,再用烟熏伤口,让伤口流出汁液,很快就能痊愈。

被狐狸尿液浸染过的树木,就像被蛇(原文“蛇?”中“?”可能为文字缺损,暂译为“蛇”)接触过一样有毒,以下是治疗鱼骨伤人的方法(此处原文衔接稍欠,暂按原文直译)。

附方《图经》(可能指《本草图经》,宋代医书,侧重药材图谱与应用)中记载,治疗恶刺(毒性较强的刺伤)及狐尿刺(被狐狸尿液浸染的棘刺所伤)。

将蒲公英的根茎捣烂,取其白色汁液涂抹在伤口上。只要多涂抹几次,伤口立刻就能痊愈,这个药方出自孙思邈的《千金方》。

孙思邈在序言中说:“我在贞观五年七月十五日晚上,左手中指背面碰到了庭院里的树木,到天亮时就开始疼痛,痛得无法忍受。过了十天,疼痛一天比一天严重,疮口也一天比一天肿大凸起,颜色像成熟的小豆。我曾听年长有经验的人说过这个药方,于是就按照药方治疗。刚用药,疼痛就缓解了,疮口也逐渐痊愈,不到十天就完全恢复了。杨炎的《南行方》中,也记载了这个药方的功效。”

有效药方,治疗狐尿刺引起的刺痛。

将杏仁研磨成细末,加入一两水(此处“煮一两”推测为“加水一两煮”)煮沸,趁热敷在被刺伤的部位,多次更换,直到疼痛缓解。

《外台秘要》(唐代医书,王焘编撰,收录大量前代医方)中记载,治疗剥马时被马骨划破伤口,中毒快要致死的情况。

取剥马时马腹腔中的粪便和马尿清洗伤口,再用马粪敷在伤口上,效果非常显著;也可以将马粪绞出汁液饮用,有疗效。

《圣惠方》(宋代官修医书,全称《太平圣惠方》)中记载,治疗马咬伤后毒气侵入心脏的情况。

将马齿苋煮成汤食用,就能痊愈。

《灵苑方》(宋代医书,何希彭编撰)中记载,治疗马汗进入疮口,导致肿痛逐渐加重的情况,应当赶紧治疗,拖延的话毒气会深入体内,难以医治。

将生乌头研磨成粉末,敷在疮口上,过一段时间会有黄色汁液流出,伤口立刻就能痊愈。

王氏《博济方》(宋代医书,王衮编撰,又称《王氏博济方》)中记载,治疗驴的唾液、马的汗水所致毒素伤害的神效药方。

将白矾研磨后用水飞法(中药炮制方法,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药材与水共研,经反复研磨制备成极细粉末的方法)提纯,黄丹(中药,又称铅丹)炒到变成紫色,两种药材按同等分量混合均匀,调和后贴在患处。



下一页 > > >


上一页 < < <

本章 竟   



中医古籍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