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中医古籍 伤寒论 第 1 章(节) 介绍了:
问曰
:怎么通过脉象了解气血和脏腑的病变呢?
老师说
:脉象是气血变化的先见征兆。气血有盛衰的不同,脏腑有偏盛偏衰的区别。气血都充盛,脉象的阴阳也都充盛;气血都衰弱,脉象的阴阳也都衰弱。气单独充盛,脉象就强劲;血单独充盛,脉象就滑利。气偏衰,脉象就微弱;血偏衰,脉象就涩滞。气血调和,脉象就舒缓;气血平和,脉象就平稳;气血紊乱,脉象就紊乱;气血虚脱,脉象就断绝。阳气迫促气血,脉象就数;阴气阻滞气血,脉象就迟。如果感受了病邪,气血受到扰动,脉象就会随之变化,变化没有穷尽,都是气血的变化所导致的。疾病的变化多种多样,要根据其本原加以区别。想要知道病源,应当依据脉象的变化;想要了解疾病的变化,先要揣度它的根本。根本的差异,存在于人体自身。观察身体情况来诊断,疾病就不会隐藏真情。
问曰
:脉象有三部,阴阳相互乘袭;荣卫血气,存在于人体之中;呼吸出入,在体内上下运行;随着呼吸敷布,津液得以流通;随着人体随时的活动,脉象也会表现出相应的形态;春天脉象弦,秋天脉象浮,冬天脉象沉,夏天脉象洪;观察面色和脉象,大小各不相同;在一个时段里,变化没有常规;寸脉和尺脉不一致,有的短有的长;上下违背错乱,有的存在有的消失;疾病往往改变脉象,或进或退、或高或低;让人心里迷惑,行动失去准则;希望您把这些都陈述出来,让我能分辨清楚。
老师说
:你所问的,是医道的根源。脉象有三部,即寸部、尺部和关部;荣卫之气运行,不会失去常规;肾脉沉,心脉洪,肺脉浮,肝脉弦,这是正常的脉象,不会有丝毫差错。气血出入升降,像漏刻计时一样循环;一天一夜水下百刻,气血循环一周,会在寸口脉上显现出虚实;脉象的变化相互乘袭,是阴阳相互干扰所致。风邪致病,脉象浮虚;寒邪致病,脉象牢坚;脉象沉潜是水饮蓄积,支饮病脉象紧急而弦;脉象动荡是疼痛,脉象数是热盛烦躁。如果有不符合的情况,要知道变化的缘由。三部脉象不同,疾病也各不相同,脉象太过是异常的,脉象不及也是如此;邪气不会凭空出现,体内一定有病害。审察表里,区分三焦的病变,知道病邪所在的部位,不断地诊察观察;推测脏腑的情况,能有独到的见解如同神明。为你逐条记录,传给有德行的人。
老师说
:诊察平脉的大法,是将脉象分为三部。浮部分属各经,用来测候皮肤经络的气;沉部分属各经,用来测候五脏的气;中部分属各经,用来测候六腑的气。
老师说
: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寸脉分属各经用来测候阳,阳是气的统领;尺脉分属各经用来测候阴,阴是血所灌注的地方;所以称为阴阳。关部是阴阳交界之处,与气血升降相应,分属各经用来测候中州的气。
问曰
:医经上说脉象有三菽、六菽重量的区别,是什么意思呢?
老师说
:脉象,人用手指按压,像三菽重的,是肺气的脉象;像六菽重的,是心气的脉象;像九菽重的,是脾气的脉象;像十二菽重的,是肝气的脉象;按压到骨的,是肾气的脉象。假如患了下利,寸口、关上、尺中都摸不到脉象,但尺中有时会有微小的脉象出现,脉搏跳动再抬头的,是肾气未绝;如果出现损脉和至脉,就难以治疗了。
问曰
:东方的肝脉,它的形态像什么?
老师说
:肝属木,称为厥阴,它的脉象微弦,濡弱而长,这是肝的正常脉象。肝病患者自己出现濡弱脉象的,会痊愈。假如出现纯弦脉,就会死亡。怎么知道的呢?因为脉象像弓弦一样挺直,这是肝脏受损,所以知道会死亡。
南方的心脉,它的形态像什么?
老师说
:心属火,称为少阴,它的脉象洪大而长,这是心的正常脉象。心病患者自己出现洪大脉象的,会痊愈。假如脉象来时微弱去时洪大,称为反脉,说明病在里;脉象来头小本大,称为覆脉,说明病在表。上部微来头小的,会出汗;下部微本大的,就会关格不通、不能排尿,头部没有汗的,可以治疗;有汗的,会死亡。
西方的肺脉,它的形态像什么?
老师说
:肺属金,称为太阴,它的脉象轻浮如毛,肺病患者自己出现这种脉象。如果出现缓迟脉象的,都会痊愈;如果出现数脉,病情就会加剧。怎么知道的呢?数脉属南方火。火克制西方金,按照规律会出现痈肿,难以治疗。
北方的肾脉,它的形态像什么?
老师说
:肾属水,它的脉象沉而坚实。肾病患者自己出现这种脉象的,会痊愈;如果出现实大脉象,病情就会加剧。怎么知道的呢?实大脉象属长夏土旺之时,土克制北方水,肾脏就会立刻枯竭。
老师说
:人迎脉大,趺阳脉小,这是正常的。假如人迎脉和趺阳脉一样大小,是逆证;人迎脉比趺阳脉弱,是大逆证。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胃气上升,在人迎脉表现搏动;胃气下降,在趺阳脉表现搏动。上升的力量强,所以说人迎脉大;下降的力量弱,所以说趺阳脉小。与此相反就是逆证,大逆就会死亡。
老师说
:六气所伤害人体,各有一定的规律,侵犯的部位各有专属,发病有先后之分。风邪侵袭人体的前面,寒邪侵袭人体的背部;湿邪伤害人体的下部,雾邪伤害人体的上部;雾邪侵犯皮肤肌腠,湿邪流注关节;极寒伤害经脉,极热伤害络脉;风邪使脉象浮,寒邪使脉象紧,又使脉象急;暑邪使脉象浮虚,湿邪使脉象濡涩;燥邪使脉象短而促,火邪使脉象躁而数。风寒侵袭人体,先侵犯太阳;暑气炎热,会伤害肺金;湿邪发生在长夏,病邪侵入脾胃;燥邪先伤害,与大肠相配合的肺;壮火消耗气,病从内部产生,心和小肠,先受到伤害。六气相互合化,表里相互传变,脏腑之气偏盛,有的转移有的侵犯;疾病的变证,难以详尽论述,能将面色和脉象结合起来诊断,就可以万无一失。
问曰
:上工通过望诊就能知道疾病,中工通过问诊才能知道疾病,下工通过脉诊才能知道疾病,希望听听其中的说法。
老师说
:面色与脉象相合,面色主要反映外在的形态,脉象主要与内在的情况相应。面色的显露与隐藏,也有内外之分。观察面色的精妙之处,在于明堂和阙庭。观察面色的方法,用大拇指推移。观察明堂,向下推移;观察阙庭,向上推移。五色与五脏相应,比如肝色青、脾色黄、肺色白、心色赤、肾色黑,这是很明显容易明白的。面色所反映的生死情况,在于用心精细体察。如果心里迷惑,就难以和他谈论。
面色青的,病在肝和胆。假如身体面色青,明堂面色微赤的,能生存;出现白色的,会死亡;出现黄白色的,半死半生。
面色赤的,病在心和小肠。假如身体面色赤,明堂面色微黄的,能生存;出现黑色的,会死亡;出现黄黑色的,半死半生。
面色黄的,病在脾和胃。假如身体面色黄,明堂面色微白的,能生存;出现青色的,会死亡;出现黄青色的,半死半生。
面色白的,病在肺和大肠。假如身体面色白,明堂面色微黑的,能生存;出现赤色的,会死亡;出现黄赤色的,半死半生。
面色黑的,病在肾和膀胱。假如身体面色黑,明堂面色微青的,能生存;出现黄色的,会死亡;出现黄赤色的,半死半生。
阙庭的脉色青而沉细,推移它不移动的,病在肝;青而浮大,推移它随之转动的,病在胆。
阙庭的脉色赤而沉细,推移它参差不齐的,病在心;赤而像横放的戈,推移它颜色更赤的,病在小肠。
阙庭的脉色黄,推移它像水停留的,病在脾;像水急速流动的,病在胃。
阙庭的脉色青白,推移很久不恢复的,病在肺;推移后立即恢复的,病在大肠。
阙庭的脉色青黑,一直向下延伸到睛明穴,推移后没有变化的,病在肾;推移后立即显现的,病在膀胱。
明堂、阙庭看不到明显颜色,推移后呈现青紫色的,是中焦有积滞;推移后颜色像水一样明亮的,是上焦有痰饮;推移后呈现黑红交错颜色的,是下焦有寒热之证。
问曰
:面色有内外之分,怎么区别呢?
老师说
:一眼就能看到的,称为外;在明堂、阙庭部位,通过推移才能看到的,称为内。
突然发作的病,先在面色上表现出来,不会在脉象上显现;久病发作的,先在脉象上显现,不会在面色上表现出来;病邪侵入内脏,没有其他症状的,会在脉象上显现,不会在面色上表现出来;痼疾,会在脉象上显现,不会在面色上表现出来。
问曰
:面色有生死的区别,是什么意思呢?
老师说
:假如面色发黄,像蟹腹那样的黄色是生色,像枳实那样的黄色是死色。有生气的面色是生色,没有生气的面色是死色,其他颜色以此类推。
老师说
:人禀受五行之气而有五脏,五脏发出五种声音,就是宫、商、角、徵、羽;这五种声音在人身上,各有对应的属性。假如人的本声是角音,变成商音的,是金克木,到秋天会死亡;变成宫、徵、羽音的,都会生病,因为本声是不可改变的。人的本声是宫音,变成角音的,是木克土,到春天会死亡;变成商、徵、羽音的,都会生病。人的本声是商音,变成徵音的,是火克金,到夏天会死亡;变成宫、角、羽音的,都会生病。人的本声是徵音,变成羽音的,是水克火,到冬天会死亡;变成角、宫、商音的,都会生病。人的本声是羽音,变成宫音的,是土克水,到长夏会死亡;变成角、商、徵音的,都会生病。以上所说的,都是人没生病而声音先发生变化的情况。刚变化时还可以治疗,变化完成后就难以治愈了。听声音的精妙之处,差别在毫厘之间,本来就不容易明白,如果疾病发展到发出异常声音,就容易知晓了。
老师说
:诊脉时,病人打哈欠的,没有病;呻吟的,是有病;说话迟缓的,是有风邪;摇头说话的,是内脏疼痛;行动迟缓的,是体表强直;坐着时身体伏俯的,是气短;坐着时放下一只脚的,是腰痛;内脏实证患者保护腹部,像抱着蛋状物一样的,是心痛。
病人长叹,声音从高到低的,病在上焦;从低到高的,病在下焦;出入急促的,是中焦有疼痛的地方;声音微弱而叹息的,是身体疼痛。问他时不想说话,说话前先流泪的,一定有忧郁的事;问他时不说话,眼泪不停地流的,一定有难言之隐;问他时不说话,多次询问后却微笑的,一定有隐疾。
实证会出现谵语,虚证会出现郑声。假如说话声音低微的,是气虚;声音高亢的,是气实。想说话却用手按住胸部的,是胸中满痛;想说话却用手按住腹部的,是腹中满痛;想说话却发不出声音的,是咽中肿痛。
老师说
:脉象显示有病而人没有病态,称为行尸,因为没有旺盛的生气,突然眩晕仆倒、不省人事的,短时间内就会死亡;人有病态而脉象正常,称为内虚,因为谷气不足,虽然困顿却没有大的痛苦。
老师说
:诊脉时,肥胖的人要关注浮脉,瘦弱的人要关注沉脉;肥胖的人脉象应当沉却反而浮,瘦弱的人脉象应当浮却反而沉,所以要关注这些异常。
老师说
:呼吸,是脉象的根本。刚诊脉时,脉来急促去时迟缓,这是出急促入迟缓,称为内虚外实;刚诊脉时,脉来迟缓去时急促,这是出迟缓入急促,称为内实外虚。
寸口脉卫气旺盛,称为高;荣气旺盛,称为章;高与章相互搏结,称为纲。卫气虚弱,称为惵;荣气虚弱,称为卑;惵与卑相互搏结,称为损。卫气调和,称为缓;荣气调和,称为迟;缓与迟相互搏结,称为沉。
阳脉浮大而濡软,阴脉浮大而濡软,阴脉和阳脉相同的,称为缓脉。
问曰
:二月出现毛浮脉,凭什么说到秋天会死亡?
老师说
:二月的时候,脉象应当濡弱。反而出现毛浮脉,所以知道到秋天会死亡。二月是肝主时,肝属木,脉象应是濡弱,反而出现毛浮脉,这是肺脉。肺属金,金来克木,所以知道到秋天会死亡。其他情况以此类推。
老师说
:立夏时节出现洪大脉,是相应季节的正常脉象,病人如果身体疼痛沉重,应当发汗;如果第二天身体不疼不沉重,就不需要发汗;如果汗出连绵不断,第二天病就会解除。为什么这么说?立夏时脉象洪大,是这个时节的正常脉象,所以会这样。四季的情况都可依此类推。
问曰
:凡是疾病想知道什么时候发作、什么时候痊愈,怎么知道呢?
老师说
:假如半夜得病的,第二天中午会痊愈;中午得病的,半夜会痊愈。为什么这么说?中午得病、半夜痊愈,是因为阳气得到阴气的调和就会解除;半夜得病、第二天中午痊愈,是因为阴气得到阳气的调和就会解除。
问曰
:脉象显示有病,想知道痊愈与否,怎么区别呢?
老师说
: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都相同,即使有寒热没有解除,这种脉象是阴阳和平的表现,即使病情严重也会痊愈。
老师说
:寸脉向下不达到关部,是阳绝;尺脉向上不达到关部,是阴绝。这些都是不治之证,一定会死亡。如果计算剩下的寿命、生死的日期,会在被月节克制的时候。
脉象,浮在前面的,病在表;浮在后面的,病在里。假如脉象濡软而向上达到鱼际的,是宗气外泄;孤独而向下到尺中的,是精气不藏;如果脉象忽高忽低、忽升忽降,是难治之证。
寸口脉缓而迟,缓脉说明阳气生长,面色鲜明,颜面有光泽,声音符合商音,毛发长;迟脉说明阴气旺盛,骨髓生成,血液充足,肌肉紧凑浅薄、鲜明结实。阴阳相互环抱,荣卫之气都正常运行,刚柔相互协调,称为强壮。
寸口脉,浮脉主病在表,沉脉主病在里;数脉主病在腑,迟脉主病在脏。假如脉象迟,这是病在脏。
寸口脉浮而紧,浮脉主有风邪,紧脉主有寒邪。风邪会损伤卫气,寒邪会损伤荣气。荣卫都受病,骨节剧烈疼痛,应当发汗治疗。
寸口脉浮而数,浮脉主有风邪,数脉主有热邪;风邪属虚,虚会生寒。风邪与虚相互搏结,就会畏寒战栗。
问曰
:病有畏寒战栗,又发热的,为什么?
老师说
:阴脉不足,阳气就会随之侵入;阳脉不足,阴气就会乘机侵入。什么是阳脉不足?
老师说
:假如寸口脉微,称为阳不足。阴气向上侵入阳中,就会畏寒战栗。什么是阴脉不足?
老师说
:假如尺脉弱,称为阴不足。阳气向下陷入阴中,就会发热。阴脉弱的,是血虚,血虚就会筋脉拘急。脉象涩的,是荣气微弱;脉象浮而汗出像流珠的,是卫气衰弱。荣气微弱的,施加烧针就会导致血液停滞不行,更加发热而烦躁。
寸口脉阴阳都紧,按规律是清邪侵袭上焦、浊邪侵袭下焦。清邪侵袭上部,称为洁;浊邪侵袭下部,称为浑。阴分被邪气侵袭,一定会内心战栗,表气虚弱,里气不能固守,所以使邪气侵袭阴分;阳分被邪气侵袭,一定会发热、头痛、颈项强直、颈部痉挛、腰痛、小腿酸痛,这就是所说的阳分被雾露之气侵袭,所以说清邪侵袭上部。浊邪侵袭下部,阴气受邪就会战栗,足膝逆冷,大小便失禁,表气轻微虚弱,里气稍微急迫,三焦相互混淆,内外不通。上焦郁塞,脏腑之气相互熏蒸,会出现口腔溃疡糜烂而无法进食;中焦功能失调,胃气上冲,脾气不能运化,胃中充满浊气,荣卫之气不通畅,血液凝结不流动。如果胃气先通畅,小便会呈赤黄色,与热邪相互搏结,因热邪的作用,游走在经络中,出入脏腑,热气所经过的地方,就会形成痈脓;如果阴气先通畅,阳气衰微,阴气没有推动的力量,外来邪气向内侵入,会通过喷嚏排出,声音嘶哑咽喉堵塞;寒厥相互迫近,被热邪壅阻,血液凝结自行下泄,形状像猪肝;阴阳都厥逆,脾气孤弱,五脏津液下注;下焦不能闭合,大便次数多且有下坠感,使大便困难,脐部筑动急迫疼痛,生命将难以保全。
寸口脉阴阳都紧,口中呼气,唇口干燥,身体蜷卧,足部寒冷,鼻中流涕,舌上有滑苔,不要随意治疗。到七天左右,病人微微发热,手足温暖的,这是将要痊愈的表现;如果到八天以上,反而大热的,这是难治之证。假如有恶寒的,一定会想要呕吐;腹部疼痛的,一定会想要腹泻。
寸口脉阴阳都紧,到了呕吐、腹泻的时候,脉象仍然没有缓解。紧脉消失后病人安宁,这是将要痊愈的表现。如果脉象迟,到六七天,不想吃东西,这是病邪后期发作,是水饮停留的缘故,病没有解除;饮食正常的,是将要痊愈的表现。
寸口脉浮而大,有热邪,心下反而坚硬,属于脏病的,用攻下法,不要发汗;属于腑病的,不要让小便次数多。小便次数多就会导致大便坚硬,出汗多就会使热邪更盛。脉象迟的,还不可以用攻下法。
问曰
:病有战栗而汗出后病解的,为什么?
老师说
:脉象浮而紧,按压时反而像芤脉,这是本虚,所以会战栗而汗出。病人本来虚弱,所以会发生战栗;因为脉象浮紧,所以会汗出而病解。如果脉象浮数,按压时不是芤脉,病人本来不虚弱;如果想要自行病解,只是出汗而已,不会发生战栗。
问曰
:病有不战栗而汗出病解的,为什么?
老师说
:脉象大而浮数,所以不战栗而汗出病解。
问曰
:病有不战栗、不汗出而病解的,为什么?
老师说
:病人的脉象自己变得微弱,这是因为曾经发汗,或者呕吐、攻下、失血,导致体内没有津液,此时阴阳自行调和,一定会自行痊愈,所以不战栗、不汗出而病解。
问曰
:伤寒三天,脉象浮数而微,病人身体凉爽平和,为什么?
老师说
:这是将要痊愈的表现,会在半夜病解。脉浮而病解的,会汗出连绵不断;脉数而病解的,一定能进食;脉微而病解的,一定会大量出汗。
脉象浮而迟,面部发热发红而战栗的,六七天会汗出病解;反而发热的,痊愈会推迟。迟脉表示没有阳气,不能产生汗液,病人身体一定会发痒。
病了六七天,手足三部脉都能摸到,病人非常烦躁而牙关紧闭不能说话,烦躁不安的,是还没将要痊愈;如果脉象平和,病人不烦躁,眼睛沉重,眼睑内侧发黄的,这是将要痊愈的表现。
老师说
:伏气所致的疾病,要用心体察。在本月之内,想要了解伏气,假如过去有伏气,应当诊脉。如果脉象微弱,会出现喉中疼痛像受伤一样,不是喉痹。病人说:确实咽中疼痛。即使这样,现在又适宜用攻下法。
老师说
:病人家属来请医生时说“病人苦于发热,身体疼痛,自己躺着。”医生到后,诊他的脉沉而迟,知道病会痊愈。怎么知道的?凡是表有病的,脉象应当浮大,现在反而沉迟,所以知道会痊愈。假如病人说:腹部突然疼痛。病人自己坐着,医生到后,诊脉浮而大,知道病会痊愈。凡是里有病的,脉象应当沉细,现在反而浮大,所以知道会痊愈。
老师说
:病人家属来请医生时说“病人发热烦躁得很厉害”。第二天医生到后,看到病人面朝墙壁躺着,这是热邪已经退去。假如脉象不调和,还是说“已经痊愈”;假如面朝墙壁躺着,听到医生到来不惊慌起身探望,说话时断断续续,诊脉时吞咽唾沫的,这是诈病。假如脉象正常,就说“这病很严重,应当需要服用吐下药、针灸几十上百处才能痊愈。”
问曰
:脉象有灾怪,是什么意思?
老师说
:假如人患病,脉象符合太阳病,与症状体征相应,于是开了汤药,等到返回送药大约一顿饭的时间,病人却出现剧烈呕吐,或者腹泻、腹中疼痛。
老师说
:我之前来的时候没见到这些症状,现在却发生了变化,这就称为灾怪。又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呕吐、腹泻?
老师说
:或许是过去服用的药物,现在发作了,所以称为灾怪。
本章 竟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