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以下是 中医古籍 伤寒论 第 28 章(节) 介绍了:




章28     辨 瘀血 吐衄 下血 疮痈病 脉证 并治
    (白话文)






病人胸部胀满、嘴唇痿软、舌头发青、口中干燥,只想用水漱口却不想咽下,没有寒热症状,脉象微大且来势迟缓,腹部不胀满,但病人说自己腹部胀满,这是有瘀血。

①此处涪古本、宋本、白云阁本有“人”。

病人好像有热证的样子,烦躁胀满,口中干燥而且口渴,脉象却没有热象,这是热邪潜伏在阴分,是瘀血所致,应当用攻下法,适宜用下瘀血汤。

膈间停留有瘀血,如果吐血、血色发黑的,用桔梗汤主治。

病人应当出汗却没有出汗,邪气在体内郁结,也会形成瘀血。

此条依据涪古本补充,会通本没有收录。

吐血不止的,用柏叶汤主治;黄土汤也主治这种病症。

心气不足,吐血,或者鼻出血的,用泻心汤主治。

此条涪古本记载为“心气有余,吐血、鼻出血,用泻心汤主治;如果是失血的人,用生地黄煎主治。”

鼻出血不止的,用阿胶散主治。

此条依据涪古本补充,会通本没有收录。

大便下血,先排便然后出血的,这是远血,用黄土汤主治。

此条涪古本记载为“下血,先排便后出血,这是远血,用黄土白术汤主治;吴萸桃花石汤也主治这种病症。”

吐血之后,身体疼痛,但精神萎靡,心中不烦躁的,就会自行痊愈;假如烦躁,心中闷乱,频频想要呕吐,翻来覆去不安稳,医生给用黄土汤、阿胶散,更加闷乱,最终无法救治。闷乱的,应当紧急催吐,用三物瓜蒂散主治。

此条依据涪古本补充,会通本没有收录。

大便下血,先出血然后排便的,这是近血,用赤豆当归散主治。

此条涪古本记载为“下血,先出血后排便,这是近血,用赤小豆当归散主治;续断当归散也主治这种病症。”①“后”:原本没有这个字,白云阁本米伯让勘误时补入。这里依从补充。

老师说:病人面色没有光泽,没有寒热症状,脉象沉弦的,必定会鼻出血;脉象浮而弱,按压时感觉不到的,必定会便血;烦躁而且咳嗽的,必定会吐血。

此条涪古本记载为“病人面色没有血色,没有寒热症状,脉象浮弦的,会鼻出血;脉象沉弱,用手按压感觉不到的,会便血;烦躁咳嗽的,必定会吐血。”宋本记载为“病人面色没有光泽,没有寒热症状,脉象沉弦的,会鼻出血;脉象浮弱,用手按压感觉不到的,会便血;烦躁咳嗽的,必定会吐血。”

从春季到夏季鼻出血的,属于太阳经病症;从秋季到冬季鼻出血的,属于阳明经病症。

尺脉浮,眼睛昏花发黄的,鼻出血还没有停止;黄色消退眼睛清亮的,可知鼻出血已经停止。

此条涪古本记载为“问:鼻出血,连日不止,脉象是什么样的呢?老师说:尺脉浮,眼睛昏花发黄,鼻出血没有停止;昏花发黄消退,眼睛清亮,可知鼻出血现在已经停止。”

吐血,咳嗽气逆向上,脉象数而且有热象,不能平卧的,是死证。

此条从会通本,依据《金匮》补充。

爱喝酒的人咳嗽,必定会导致吐血,这是因为过度饮酒造成的。

此条从会通本,依据涪古本、《金匮》补充。

问:寸口脉微浮而涩,按常理应当失血,如果出汗,假如不出汗的会怎么样呢?老师说:如果身体有疮伤,被刀斧所伤,是失血的缘故,这叫金疮。没有脓的,用王不留行散主治;有脓的,用排脓散主治,排脓汤也主治这种病症。

①“脉微浮而涩”:涪古本与宋本记载为“脉浮微而涩”。

浸淫疮,从口部流向四肢的,可以治疗;从四肢流来口部的,不能治疗。

①此处涪古本有“而起”。

浸淫疮,用黄连粉主治。

各种脉象浮数,按常理应当发热,却反而畏寒怕冷,如果有疼痛的部位,应当发痈肿。

①“反”:怀疑多了这个字,《平脉法》说“寸口脉浮而数,浮是有风,数是有热;风邪导致虚证,虚证会有寒象。风邪与虚证相互搏结,就会畏寒怕冷。”又说“各种脉象浮数,应当发热而且畏寒怕冷。如果有疼痛的部位,饮食如常的,是体内蓄积有脓。”所以应当没有“反”字。

脉象浮而数,身体没有发热,神情沉默,胸中微微干燥,不知道疼痛的部位,这个人应当发痈肿。

此条依据涪古本补充,会通本没有收录。

脉象滑而数,数脉主热,滑脉主实;滑脉属于荣分,数脉属于卫分。荣卫相互逆乱,就会凝结成痈;热邪所经过的地方,就会形成脓。用排脓散主治,排脓汤也主治这种病症。

这条从会通本,依据涪古本补充。

老师说:各种痈肿,要想知道有脓还是无脓,用手按住肿胀部位,发热的,是有脓;不发热的,是无脓。

肠痈的症状,患者皮肤粗糙如鳞甲交错,腹部皮肤紧张,按压时柔软,像肿胀的样子,腹部没有积聚,身体没有发热,脉象数,这是肠内有痈,用薏苡附子败酱散主治。

①此处涪古本与宋本有“脓”字。

少腹部肿胀、痞塞,按压时就像淋病一样疼痛,小便正常,时常发热,自汗出,又恶寒,这是肠外有痈。脉象沉紧的,是脓还没有形成,攻下后会有血;脉象洪数的,是脓已经形成,可以攻下,用大黄牡丹汤主治。

①“脉沉紧”:涪古本与宋本为“脉迟紧”。



下一页 > > >


上一页 < < <

本章 竟   



中医古籍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