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中医古籍 肘后备急方 第 10 章(节) 介绍了:
治心腹俱胀痛,短气欲死或已绝方。取栀子十四枚,豉七合。以水二升,先煮豉取一升二合,绞去滓,纳栀子,更煎取八合,又绞去滓,服半升,不愈者尽服之。
治疗心腹同时胀痛、气短欲死或已气绝的方剂:取栀子十四枚、豆豉七合,加水二升,先煮豆豉至一升二合,绞去渣滓,放入栀子再煎至八合,再次绞去渣滓,服半升,未愈者将剩余药汁服尽。
又方:浣小衣。饮其汁一二升,即愈。
另一方:清洗内衣,取其洗涤汁液一二升饮用,即可痊愈。
又方:桂二两(切)。以水一升二合,煮取八合。去滓,顿服。无桂者,着干姜亦佳。
另一方:桂二两(切片),加水一升二合煮至八合,去渣后一次服下。无桂时用干姜效果也很好。
又方:乌梅二七枚。以水五升煮一沸,纳大钱二七枚,煮得二升半。强人可顿服,羸人可分为再服,当下便愈。
另一方:乌梅二十七枚,加水五升煮至沸腾一次,放入大钱二十七枚,煮至二升半。体强者可一次服下,体弱者分两次服,服药后当泻下病愈。
又方:茱萸二两,生姜四两。豉三合,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即瘥。
另一方:茱萸二两、生姜四两、豆豉三合,用酒四升煮至二升,分三次服下即愈。
又方:干姜一两,巴豆二两。捣蜜丸。一服如小豆二丸,当吐下,瘥。
另一方:干姜一两、巴豆二两,捣碎后蜜制成丸。每次服小豆大小二丸,当呕吐泻下,病愈。
治心腹相连常胀痛方。野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筛,蜜丸如梧子大。日一服一丸;二日二丸;三日后服三丸,再一丸;至六日,服三丸,自一至三以常服,即瘥。
治疗心腹相连常胀痛的方剂:野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碎过筛后蜜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首日服一丸,第二日服二丸,三日后服三丸,再服一丸,至第六日服三丸,按一至三丸的剂量常规服用即愈。
又方:吴茱萸一合,干姜四分,附子、细辛、人参各二分。捣筛,蜜丸如梧子大。服五丸,日三服。
另一方:吴茱萸一合,干姜四分,附子、细辛、人参各二分,捣碎过筛后蜜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五丸,每日三次。
凡心腹痛,若非中恶霍乱,则是皆宿结冷热所为。今此方可采以救急,瘥后,要作诸大治,以消其根源也。
大凡心腹痛,若不是中恶或霍乱,都是宿结的冷热邪气所致。这些方剂可采以救急,病愈后需进行全面调治以消除病根。
附方《梅师方》治心腹胀坚,痛闷不安,虽未吐下欲死。以盐五合,水一升,煎令消,顿服,自吐下,食出即定。不吐更服。
附方《梅师方》治疗心腹胀满坚硬、痛闷不安,即便未呕吐泻下但痛苦欲死:取盐五合、水一升,煎至盐溶后一次服下,自会呕吐泻下,排出食物后即安定。若不吐可再服。
孙真人方治心腹俱痛。以布裹椒薄注上火熨,令椒汗出,良。
孙真人治疗心腹俱痛方:用布裹花椒薄铺,在上面加热熨敷,至花椒出汁,效果良好。
《十全方》,心脾痛。以高良姜(细锉,炒)杵末,米饮调下一钱匕立止。
《十全方》治疗心脾痛:将高良姜(细锉后炒)杵为末,用米汤调服一钱匕,疼痛立刻停止。
本章 竟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