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中医古籍 肘后备急方 第 12 章(节) 介绍了:
以下是对这段文言文的翻译,每个自然段后已添加
:
大凡感染霍乱的原因,大多源于饮食,或是食用了生冷杂物。又因食用肥腻食物、饮酒吃肉,同时迎风冒雨、脚踩湿地,或穿着单薄、露天而坐,亦或夜间睡觉未盖好被子所致。刚患病时,务必让患者保暖,用炭火布放在其卧处,热度太高就减少炭火,同时蒸热被絮或衣絮。自己包裹时,从冷到热逐步更换;也可烧热地面,用热水浇湿后铺上薄布,让患者躺在上面,用厚被覆盖。还可制作热敷物,将热汤装入瓮中,浸泡双脚至膝盖,并用铜器盛汤放在腹部,用衣物垫着,冷了就更换;也可用熨斗装火放在腹部。若如此处理后病情未好转,就赶紧施灸,但需明确按照次第操作,不要胡乱施灸。必须有相应病症,才根据病情施灸,没有病症不要预先施灸。施灸虽然不会立即痊愈,但终究能让人免于死亡。不要因为灸后未立即见效就停止施灸。治疗霍乱的艾灸,艾丸不必太大,壮数也不必太多,古方说灸七壮即可,灸四五十壮也无不可。经艾灸得以活命,可服用旧方中的理中丸,以及厚朴大豆豉通脉半夏汤。先辈所用的药物难以获取,如今只分条陈述有效的艾灸之法和几种单方,使用起来有疗效,并不亚于贵重药物。即便患者已死不久,仍可施灸。
其余药物或许难以备齐,但理中丸、四顺厚朴诸汤,不可不预先配制,每当临近秋月,应常买来随身携带。
突然患上霍乱,先出现腹痛的,可灸脐上十四壮,此穴名为太仓,位于心窝下四寸处,需再次量度确认。
先出现腹泻的,灸脐边一寸处,男子灸左侧,女子灸右侧,十四壮,严重者可灸至三十或四十壮,此穴名为大肠募。腹泻者,适宜用泻法。
先出现呕吐的,灸心下二寸处十四壮,此穴还可治疗下痢不止。若有上气症状,灸五十壮,此穴名为巨阙,正位于心窝尖头下一寸处。
先出现手足逆冷的,灸两足内踝上一尖骨处,两足各灸七壮,若未好转可增加壮数,此穴名为三阴交,在内踝尖上三寸处。
出现转筋的,灸脚心当拇指大聚筋上六七壮,此穴名为涌泉;又可灸足大趾下约中处一壮,疗效神奇。
另一方法,灸大指上爪甲际七壮。
转筋引发腹痛的,让四人握住患者手足,灸脐左二寸处十四壮,再灸股中大筋上距阴部一寸处。
若出现抽搐,灸手腕第一横纹中央七壮,此穴名为心主,正当中指处。
下利不止的,灸足大趾本节内侧寸白肉际处,左右各七壮,此穴名为大都。
干呕的,灸手腕后三寸两筋间处,左右各七壮,此穴名为间使。若出现昏厥呕逆欲绝的情况,施灸后即可通畅。
《短剧》中的方剂可起死回生:
既呕吐又下利的,灸两乳连黑外近腹白肉际处,各七壮,也可灸至十四壮。
若呕吐停止但下利不止,灸脐中(一夫法纳入处)七壮,又说灸脐下一寸二分处七壮。
若出现烦闷胀满,灸心窝下三寸处七壮,此穴名为胃管。
另一方法,将盐放入脐中,上面灸十四壮。
若脐部疼痛急迫,灸脐下三寸处二十一壮,此穴名为关元,效果良好。
治疗霍乱的神秘起死灸法:用物品横向量取患者人中的长度,将其弯曲,从心窝(鸠尾穴)处按此长度向下丈量并施灸。先灸中央,再横向灸左右两侧。又灸脊上,用物品围量,使其正对着心窝,再在夹脊左右各一寸处各灸七壮,这是腹背各灸三处。
华佗治疗霍乱已死的患者,先上屋呼唤魂魄,若各种治疗方法都用了仍未痊愈,就让患者俯卧,伸展手臂,用绳子量取两头肘尖的距离,根据绳子位置在夹背脊大骨穴中,距脊柱各一寸处灸一百壮。若未治愈,可灸肘椎,此方法已试用数百人,施灸后患者皆能立即起坐。华佗将此术传给子孙,代代都视为秘传。
以上所述均为艾灸之法。
治疗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且未得吐下的方剂:
取盐二升,加水五升,煮至两升,一次服下,得吐即愈。
另一方剂,用生姜或干姜一二升,切碎,加水六升,煮三沸,一次服下。若未立即痊愈,可再制作,若无新药,煮药渣也行。
另一方剂,饮用好苦酒三升,年老体弱者可饮一二升。
另一方剂,温酒一二升,将如弹丸大的蜡放入酒中,待蜡融化后饮用;若无蜡,可用二方寸匕的盐代替。
另一方剂,取桂屑半升,用暖饮二升调和,全部服下。
另一方剂,浓煮竹叶汤五六升,趁热熨烫转筋处。
另一方剂,取楠木或樟木,手掌大小,削成薄片,加水三升,煮三沸,去渣后趁热熨烫。
另一方剂,服用干姜屑三方寸匕。
另一方剂,取蓼叶或蓼花,细切二升,加水五升,煮三沸,一次服下。煮干苏或取生苏汁服用,效果也佳。
另一方剂,取小蒜一升,切碎,加水三升,煮至一升,一次服下。
另一方剂,用暖汤浸泡五升左右小蒜,取汁服用亦可。
另一方剂,将人血与丹丸混合,制成如梧桐子大的药丸,服两丸。
另一方剂,取生姜一斤切碎,加水七升,煮至一升,分三次服下。
另一方剂,取卖解家机上的污垢如鸡蛋大小,用温酒送服,病愈。
另一方剂,饮用少许竹沥,也能痊愈。
另一方剂,取干姜二两、甘草二两、附子一两,加水三升,煮至一升,加入猪胆一合调和,分三次服下。
另一方剂,取芦蓬茸一大把,浓煮后饮两升,病愈。
治疗转筋的方剂:将铁烧红,趁热灼烫脚跟白肉际处,靠近后方时纵向放置铁器,根据足部情况停留,使局部成疮,两足都如此操作,片刻间热感入腹,不再转筋即愈。也可用刀烧红虾尾代替,即刻痊愈。
另一方剂,将苦酒煮三沸后用来摩擦转筋处,加入少量粉更佳,用絮布包裹,从膝盖下至足部。
另一方剂,将二十七枚栀子烧焦,研末服用。
另一方剂,取桂与半夏等分,研末,用一方寸匕药末加一升水调和服用,病愈。
另一方剂,取生大豆屑,用酒调和后服用一方寸匕。
另一方剂,将蜈蚣烧焦制成膏外敷,即刻痊愈。
若转筋入肠中,感觉即将抽搐:
取鸡屎白一寸,加水六合,煮三沸,一次服下,不要让患者知道。
另一方剂,用苦酒煮衣絮,使絮温热,从转筋处包裹。
另一方剂,将编荐索烧焦三撮,用酒送服,即刻痊愈。
另一方剂,取釜底黑末,用酒送服,病愈。
若腹中已出现转筋:
应当将患者倒担,头部向下,不要让其触及地面,直至腹中平复为止。
若两臂、脚及胸胁出现转筋:
取盐一升半,加水一斗,煮至滚烫,浸泡手足;若转筋在胸胁处,用热汤洗敷。若转筋入腹中,倒担患者,使头部向下,直至腹中平复。若病情极重,手引阴部,阴缩者必死;若阴部尚未缩入,倒担患者可能存活。
若泄泻不止且转筋入腹欲死:
取生姜二两,层层擘破,用酒一升半煮三四沸,一次服下,病愈。
治疗霍乱吐下后心腹烦满的方剂:
取栀子十四枚,加水三升,煮至两升,加入豆豉七合,煮至一升,一次服下。若呕吐,加橘皮二两;若烦闷,加豆豉一升、甘草一两、蜜一升,加水二升,分三次服下。
治疗霍乱烦躁、卧不安稳的方剂:
取葱白二十茎、大枣二十枚,加水三升,煮至两升,一次服下。
治疗霍乱吐下后大渴多饮易致命的方剂:
用黄米五升,加水一斗煮至三升,取清液慢慢饮用,不要饮用其他物品。
崔氏所述理中丸方:
取甘草三两,干姜、人参、白术各一两,捣碎过筛,用蜜制成如弹丸大的药丸。若感觉病情未止,再服一丸;片刻后未愈,用温汤一斗,加入麋肉中服用,频频服用三五次直至病愈,也可用酒送服。
四顺汤,治疗吐下、腹干呕、手足冷不止:
取干姜、甘草、人参、附子各二两,加水六升,煮至三升半,分三次服下。若下利不止,加龙骨一两;腹痛严重,加当归二两。胡洽方用附子一枚、桂一两。人患霍乱若不吐不痢,只是四肢脉沉、肉冷汗出、口渴,服用此汤即愈。
厚朴汤,治疗烦呕腹胀:
取厚朴四两(炙)、桂二两、枳实五枚(炙)、生姜三两,加水六升,煮至两升,分三次服下。
以上四种汤方,可治疗霍乱诸症,不可不配制。若霍乱心痛尤其严重,此为挟带毒邪,需兼用中恶方治疗。
附方:
孙真人治疗霍乱:用胡椒三四十粒,用汤水送服。
《斗门方》治疗霍乱:用黄杉木劈开取一片,一握量,加水浓煎成一盏服用。
《外台秘要》治疗霍乱烦躁:将乱发烧成如鸡蛋大的灰,用三升盐汤调和服用。若不吐,再服一次。
另一方剂治疗霍乱腹痛吐痢:取桃叶三升切碎,加水五升,煮至一升三合,分两次温服。
《梅师方》治疗霍乱心痛、下利无汗:取梨叶枝一大握,加水三升,煎至一升服用。
另一方剂治疗霍乱后烦躁卧不安稳:取葱白二十茎、大枣二十枚,加水三升,煎至两升,分服。
《兵部手集》救治霍乱有神效:取稍带酸味的浆水,煎干姜屑后小口饮用。夏季腹肚不调时,煎服也能痊愈。
孙用和治疗大泻霍乱不止:取一枚重七钱的附子,炮炙后去皮脐,研为末。每服四钱,加水两盏、盐半钱,煎至一盏,温服立止。
《集效方》治疗吐泻不止或转筋,多伴有四肢发厥、虚风、不省人事,服用此药后四肢渐暖、神识清醒:
回阳散:将天南星研为末,每服三钱,加入京枣三枚,水一盏半,同煎至八分,温服;未清醒则再服。
《圣惠方》治疗霍乱转筋垂死:取败蒲席一握,细切,用一盏浆水煮汁,温温顿服。
另一方剂治疗肝虚转筋:取赤蓼茎叶切碎三合,加水一盏、酒三合,煎至四合,去渣,分两次温服。
另一方剂治疗肝风虚转筋入腹:用盐半斤,水煮片刻,趁热浸泡,效果良好。
孙尚药治疗脚转筋疼痛挛急:取松节一两,细锉如米粒,乳香一钱,用银石器放入,慢火炒至焦,只留三分药性,出火毒后研细。每服一钱至二钱,用热木瓜酒调下,可治疗各种筋病。
《古今录验》方治疗霍乱转筋:取蓼草一把,去两头,加水二升半,煮至一升半,一次服下。
本章 竟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