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佛经 > 法华经

以下是 法华经 第 3 章(节)
讲了:穷子喻(人来自天界,迷失在地球上,人开悟返回天界,就像孤儿,找到亲生父亲)



03章 信解 (穷子喻)法华经
(白话文)





这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陀那里听闻了未曾有过的佛法,世尊授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授记,他们生起稀有的心,欢喜踊跃,立即从座位上起身,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躬身恭敬,瞻仰世尊的尊颜,对佛陀说:“我们位居僧众之首,年纪都已衰老,自认为已经证得涅槃,没有什么可承担的,不再进一步追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往昔宣讲佛法已经很久,我们当时在座,身体疲惫懈怠,只想着空、无相、无作,对于菩萨的道法、游戏神通,清净佛土,成就众生等事,心中不感到喜乐。

这是为什么呢?世尊让我们出离三界,证得涅槃,而且如今我们年纪已经衰老,对于佛陀教化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中不生一丝喜好乐求之心。我们如今在佛前,听闻授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授记,心中十分欢喜,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喜悦,没想到在今天,忽然听到这稀有的佛法,深深自我庆幸,获得了巨大的善利,如同无量的珍宝,没有追求却自然得到。”

“世尊,我们现在乐于用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就像:

有一个人,年纪还幼小的时候,离开父亲逃走,在别的国家居住了很久,有的十年、二十年、直到五十年,年纪已经长大,又加上穷困,在四方奔波来谋求衣食,渐渐游历,偶然来到自己的本国。他的父亲先前寻找儿子没有找到,就停留在一座城中。他家非常富有,财宝无数,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珍珠等,那些仓库都装满了,有很多僮仆、臣佐、吏民,象马、车乘、牛羊无数,财物的出入利息,遍及其他国家,经商的商人也非常多。

当时那个贫穷的儿子游历各个村落,经过城邑,终于来到他父亲所住的城池。父母思念儿子,和儿子分别五十多年,却未曾向别人说起这件事,只是自己思考,心中怀着悔恨,自念已经衰老,有很多财物,金银、珍宝,仓库装满,却没有后代,一旦去世,财物散失,没有可托付的人,因此常常殷切地思念儿子。又这样想:‘如果我能得到儿子,把财物托付给他,就能坦然快乐,不再有忧虑。’”

“世尊,当时那个贫穷的儿子,受雇为人劳作,辗转来到父亲的住宅,站在门旁。远远看见他的父亲坐在师子床上,用宝几垫着脚,各位婆罗门、刹利、居士都恭敬地围绕着,用价值千万的真珠璎珞装饰身体,吏民、僮仆手持白拂,侍立在左右。用宝帐覆盖,悬挂各种华幡,用香水洒地,散布各种名花,罗列宝物,财物的出入取予,有像这样各种庄严装饰,威德特别尊贵。贫穷的儿子见父亲有强大的势力,就心怀恐惧,后悔来到这里。私下想:‘这或许是国王,或者是和国王地位相当的人,不是我靠做佣工能得到财物的地方,不如前往贫穷的里巷,那里有可以出力的地方,衣食容易得到,如果长久住在这里,或许会被逼迫,强迫我做事。’这样想后,就急忙逃走了。”

“当时富有的长者在师子座上,看见儿子就认出来了,心中非常欢喜。立即想:‘我的财物仓库如今有了托付的人,我常常思念这个儿子,没有机会见到他,却忽然自己来了,很符合我的愿望,我虽然年老体衰,还是会珍惜。’立即派遣身边的人,赶紧追上去把他带回来。当时使者快步跑去抓住他。贫穷的儿子十分惊愕,抱怨、大声呼喊:‘我没有冒犯你,为什么抓我?’使者抓得更紧,强行拉他回来。

这时贫穷的儿子,自念没有罪过,却被囚禁,这必定会死,更加惶恐害怕,昏晕倒地。父亲远远看见,对使者说:‘不要管这个人,不要强行带他来,用冷水洒在他脸上,让他醒悟,不要再和他说话。’为什么呢?父亲知道他的儿子志向低下,自己知道身份豪贵,会让儿子难以接受,明明知道是自己的儿子,却用方便之法,不告诉别人说这是我的儿子。使者对贫穷的儿子说:‘我现在放你走,随你想去哪里。’贫穷的儿子欢喜得前所未有,从地上站起来,前往贫穷的里巷谋求衣食。”

“当时长者想要诱导他的儿子,就设下方便之法,秘密派遣两个身形憔悴、没有威德的人:‘你们可以到他那里去,慢慢对那个贫穷的儿子说,这里有活可做,给你双倍的工钱。贫穷的儿子如果答应,就带他来干活。如果他问要做什么,可以告诉他,雇你清除粪便,我们两个人也和你一起做。’当时两个使者就去寻找贫穷的儿子,找到他后,把上面的事全部告诉了他。当时贫穷的儿子先拿了工钱,随即就去清除粪便。

他的父亲看见儿子,既怜悯又觉得奇怪。又在另一天,从窗户中远远看见儿子身体瘦弱憔悴,沾满粪土灰尘,污秽不洁净。立即脱下璎珞、细软的上等衣服、装饰的物品,换上粗陋破旧、沾满污垢油腻的衣服,身上沾满尘土,右手拿着清除粪便的器具,装作有所畏惧的样子。对众雇工说:‘你们要努力干活,不能懈怠。’因为方便之法,得以接近他的儿子。后来又对他说:‘喂,男子,你经常在这里干活,不要到别处去了,会给你增加工钱。凡是有需要的,盆器米面、盐醋之类,不要自己为难自己,也有年老的仆人,有需要的话会供给你,好好安心,我就像你的父亲,不要再忧虑。为什么呢?我年纪大了,而你年轻力壮,你干活的时候,没有欺骗懈怠、嗔恨怨言,完全没见过你有这些恶行,不像其他雇工,从今以后,就像我亲生的儿子一样。’当时长者又给他取了名字,称他为儿。当时贫穷的儿子,虽然对这待遇感到欣喜,还是自认为是做佣工的卑贱之人。因此,在二十年中,常常让他清除粪便。过了这之后,心中相互体察信任,出入没有阻碍,然而他居住的地方,还在原来的位置。”

“世尊,当时长者生病,自己知道将要不久于人世。对贫穷的儿子说:‘我现在有很多金银珍宝,仓库都装满了,其中数量多少,应该取多少给多少,你都知道,我的心意是这样,你应当体会这个意思。为什么呢?现在我和你,就没有差别了,应该更加用心,不要让财物遗漏丢失。’当时贫穷的儿子,立即接受教诲命令,掌管了解各种财物、金银珍宝以及各个仓库,却没有希求获取一点东西的想法,然而他居住的地方,仍然在原来的位置,低下卑劣的心态,也没能舍弃。

又过了一段时间,父亲知道儿子的心意渐渐通达平和,已经成就远大的志向,鄙视自己先前的心态。临终的时候,叫来他的儿子,并且会合亲属、族人、国王、大臣、刹利、居士,都已经聚集,就亲自宣告:‘各位应当知道,这是我的儿子,是我所生的,在某个城中,离开我逃走,孤苦伶仃辛苦生活五十多年,他本来的名字叫某,我的名字叫某甲,从前在本城,怀着忧虑寻找他,忽然在这里相遇得以团聚,这确实是我的儿子,我确实是他的父亲,现在我所有的一切财物,都归儿子所有,先前财物的出入,是儿子所知道的。世尊,当时贫穷的儿子听到父亲这番话,立即非常欢喜,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喜悦,心想,我本来没有心思有所希求,如今这宝藏自然到来。’”

“世尊,富有的长者就是如来,我们都像佛的儿子,如来常常说我们是他的儿子。世尊,我们因为三苦的缘故,在生死中遭受各种热恼,迷惑无知,喜欢执着小法。今天世尊让我们思考除去各种法的戏论之粪,我们在其中勤奋精进,得到涅槃一日的价值,得到这个之后,心中非常欢喜,自认为已经满足,就自己说:‘在佛法中因为勤奋精进,所得到的很多。’然而世尊预先知道我们心中执着卑贱的欲望,乐于小法,就放纵舍弃我们,不替我们分别,你们应当有如来知见宝藏的部分。世尊用方便之力宣讲如来的智慧,我们从佛陀那里得到涅槃一日的价值,就认为是大收获,对于这大乘佛法,没有追求的志向。我们又因为如来的智慧,为各位菩萨开示演说,而自己对这大乘佛法没有志愿。

为什么呢?佛陀知道我们心中乐于小法,用方便之力随顺我们宣讲,而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是佛的儿子。如今我们才知道世尊对于佛的智慧没有吝惜。为什么呢?我们从前真是佛的儿子,却只喜欢小法,如果我们有喜欢大法的心意,佛陀就会为我们宣讲大乘法。在这部经中,只说一乘,而从前在菩萨面前毁谤声闻喜欢小法的人,然而佛陀实际上用大乘来教化,因此我们说本来没有心思有所希求。如今法王的大宝自然到来,像佛子所应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

我会按照要求,逐段翻译这段文言文,保证每段结束后都加上

,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这时[摩诃迦叶]想要重新宣说这个义理,就说偈(唱词)道:
我们今天听闻佛陀的音声教诲,欢喜踊跃,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喜悦。  佛陀说声闻弟子将会成佛,无上的珍宝积聚,没有追求却自然得到。  譬如孩童,幼稚没有见识,离开父亲逃走,远到其他地方,  在各国周游,历经五十多年。

他的父亲忧愁思念,到四方寻找,  寻找得疲惫了,就停留在一座城中,建造房舍,以五欲自我娱乐。  

他家非常富有,有很多金银、砗磲、玛瑙、真珠、琉璃,  象马牛羊、辇舆车乘、田产僮仆,百姓众多,  财物的出入利息遍及其他国家,经商的商人无处不在,  千万亿大众围绕恭敬,常常被国王所宠爱思念,  群臣豪族都共同尊崇看重。因为各种缘故,往来的人很多,  如此豪富,有强大的势力。但年纪衰老,更加思念儿子,  日夜思念,死亡将要来临,愚笨的儿子离开我,已经五十多年,  仓库中的各种财物该怎么办呢。这时贫穷的儿子,寻求衣食,  从城邑到城邑,从国家到国家,有时有所收获,有时毫无所得,  饥饿瘦弱,身上生了疮癣,逐渐经历,来到父亲居住的城池,  受雇劳作辗转,终于到了父亲的屋舍。这时长者在他的门内,  设置大宝帐,坐在师子座上,眷属围绕,众人侍卫,  有人在计算金银宝物,财物的出入,登记在券疏上。  贫穷的儿子见父亲豪贵尊严,认为是国王或者与国王地位相当的人,  惊恐诧异,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又自己心想,我如果长久停留,  或许会被逼迫,强行驱使劳作。这样思考后,就奔跑离去,  打听贫穷的里巷,想要去那里做佣工。这时长者在师子座上,  远远看见他的儿子,默默认出了他,立即命令使者追赶捉拿回来。  

贫穷的儿子惊慌呼喊,迷闷倒地,这人抓我,必定会被杀,  何苦为了衣食让我到这种地步。长者知道儿子愚痴狭隘卑劣,  不相信我的话,不相信我是他的父亲。就用方便之法,另外派遣其他人,  这些人眼瞎矮小丑陋、没有威德,你们可以对他说,会雇佣他,  清除各种粪秽,给双倍的工钱。贫穷的儿子听到后,欢喜地跟随而来,  为他清除粪秽,打扫各个房舍。长者从窗户中常常看见他的儿子,  想到儿子愚笨低劣,喜欢做鄙贱的事。于是长者穿着破旧肮脏的衣服,  拿着除粪的器具,来到儿子所在的地方,用方便之法接近,叫他努力劳作。  既给他增加工钱,又给他涂足油,饮食充足,垫席厚实暖和,  用这样恳切的话劝他应当勤奋劳作,又用温和的话语说他就像我的儿子。

  长者有智慧,逐渐让他出入内宅,经过二十年,掌管家中事务,  给他看金银、真珠、玻璃等各种物品的出入,都让他知道。  他还是住在门外,在草庵中住宿,自己想着贫困的事,认为我没有这些东西。  父亲知道儿子的心逐渐变得开阔,想要把财物给他,就召集亲族、  国王大臣、刹利居士。在这大众面前,说这是我的儿子,  离开我到别处去,已经五十年,自从见儿子回来,已有二十年,  从前在某座城,丢失了这个儿子,四处寻找,终于来到这里。  凡是我所有的房舍百姓,都把它们交付给他,任凭他使用。  儿子想到从前的贫困,志向低下卑劣,如今在父亲这里获得大量珍宝,  以及房舍、一切财物,非常欢喜,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喜悦。 

 佛陀也是这样,知道我们喜欢小法,未曾说过你们会成佛,  而说我们得到各种无漏法,成就小乘声闻弟子。  佛陀命令我们宣讲最上的道法,修习这个的人将会成佛。  我秉承佛陀的教诲,为大菩萨们用各种因缘、种种譬喻、  多种言辞宣讲无上之道。各位佛子从我们这里听闻佛法,  日夜思考,勤奋修习。

这时诸佛就给他们授记,  你们在来世将会成佛,一切诸佛秘藏的佛法,  只向菩萨演说其实质内容,却不给我们说这真正的要旨。  就像那个贫穷的儿子得以接近他的父亲,虽然知道各种物品,心中却不希求获取。  我们虽然宣讲佛法宝藏,自己却没有追求的志愿,也是这样。  我们内心灭除烦恼,自认为已经满足,只了解这件事,再没有其他的事。  我们如果听闻清净佛土、教化众生之事,都没有欢喜快乐。  为什么呢,一切诸法都完全空寂,无生无灭,  无大无小,无漏无为,这样思考,就不生欢喜快乐。

  我们长久以来,对佛的智慧没有贪著,没有追求的志愿,  而自己对所学的佛法认为是究竟的。我们长久以来修习空法,  得以脱离三界苦恼的祸患,住于最后身,证得有余涅槃。  佛陀所教化的得道方法真实不虚,这就已经报答了佛陀的恩德。  我们虽然为各位佛子宣讲菩萨法以追求佛道,  而对于这种佛法,永远没有愿求喜乐。导师见我们舍弃大乘,观察我们的心意,  起初不劝勉我们进取,说有实际的利益。

就像富有的长者,知道儿子志向低劣,  用方便之力柔和地降服他的心,然后才交付一切财物。  佛陀也是这样,示现稀有的事,知道喜欢小法的人,用方便之力、  调伏他们的心,才教授他们大智慧。我们今天得到了未曾有过的东西,  不是先前所期望的,如今自然得到,就像那个贫穷的儿子获得无量珍宝。 

 世尊我们今天得道得果,对无漏法获得清净的眼目。  我们长久以来受持佛陀的清净戒律,从今天开始得到了果报,  在法王的佛法中长久修持梵行,如今得到无漏无上的大果。  我们今天真是声闻弟子,以佛道的声名将佛法让一切人听闻。  我们今天真是阿罗汉,在世间的天人、魔、梵等之中,  普遍应当接受供养。世尊的大恩,以稀有的事,  怜悯教化、利益我们,无量亿劫谁能报答呢。  

用手足侍奉,头顶礼敬,一切供养都不能报答。  如果用头顶着,两肩扛着,在恒河沙数的劫数中尽心恭敬,  又用美味食物、无量宝衣以及各种卧具、种种汤药,  牛头栴檀以及各种珍宝来建造塔庙,用宝衣铺地,  像这样的事用来供养,在恒河沙数的劫数中也不能报答。  诸佛稀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有大神通力,  是无漏无为诸法中的王,能对下劣的人容忍这样的事,  对取相的凡夫随顺适宜地宣讲。

诸佛对于佛法获得最自在的境界,  知道众生的种种欲望喜乐以及他们的志向力量,随顺他们所能承受的,  用无量的譬喻来宣讲佛法,随顺众生宿世的善根,  又知道成熟与未成熟的,种种筹划衡量,分别了解后,  对于一乘道随顺适宜地说三乘。





下一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法华经 目录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