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生无量 > 首页 > 佛经 > 法华经

以下是 法华经 第 16 章(节)
弥勒问佛:随喜《法华经》的人可得多少福德?佛陀说:即使间隔50人辗转听闻随喜,其功德也远超以珍宝布施众生并令其得阿罗汉果的功德。还提及为听经往僧坊、劝人听经的功德,鼓励众生信受弘扬此经。





16章 随喜功德






这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对佛陀说:“世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这部《法华经》后心生随喜,能获得多少福报呢?”接着说偈语道:
世尊灭度之后,若有人听闻此经,
如果能够生起随喜,会得到多少福报。

这时佛陀告诉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如来灭度之后,倘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其他有智慧的人,无论年长年幼,听闻这部经后心生随喜,从法会出来,到其他地方去,无论是在僧人的住所,还是空闲的地方,或是城邑、街巷、村落、田间,都能依照自己所听闻的内容,为父母、宗亲、善友、熟人,尽力演说。

这些人听了之后心生随喜,又再辗转教化他人,其他人听了之后,也随喜并辗转教化。像这样辗转教化,直到第五十个人,阿逸多,那第五十位善男子、善女人随喜的功德,我现在就为你说明,你要好好听着。”

“如果有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中六道四生的众生,包括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无论是有形体的、无形体的,有思想的、无思想的,非有思想非无思想的,无足的、二足的、四足的、多足的,像这样在众生范畴之内的,若有人想要求福,便随他们的意愿,给他们提供娱乐的器具,一一满足他们。

给每一个众生都供给满阎浮提的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等各种奇妙的珍宝,以及象、马、车乘,用七宝建成的宫殿楼阁等。这位大施主像这样布施,满八十年之后,心里想:‘我已经给众生施舍了娱乐的器具,满足了他们的愿望,然而这些众生都已衰老,年纪超过八十岁,头发花白、面容起皱,离死亡不远了,我应当用佛法来训导他们。’

于是就召集这些众生,宣讲佛法教化他们,示导教诲,使他们获得利益和欢喜,让他们在一时之间都证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果,断尽一切有漏烦恼,在甚深禅定中都能自在,具备八解脱。在你看来,这位大施主所获得的功德,难道还不多吗?”

弥勒对佛陀说:“世尊,这个人的功德非常多,无量无边。如果这位施主仅仅是施舍给众生一切娱乐器具,功德就已经无量了,更何况还让他们证得阿罗汉果呢。”

佛陀告诉弥勒:“我现在明确地告诉你,这个人把一切娱乐器具施舍给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道的众生,又让他们证得阿罗汉果,所获得的功德,比不上那位第五十个人听闻《法华经》中的一偈,心生随喜所获得的功德,前者连后者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都及不上,甚至用算数和譬喻都无法说明。

阿逸多,像这样第五十个人辗转听闻《法华经》后随喜的功德,尚且无量无边阿僧祇,更何况最初在法会中听闻并随喜的人,他的福报更是超过无量无边阿僧祇,无法相比。”

“还有,阿逸多,如果有人为了这部经,前往僧人的住所,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哪怕只是片刻听受,凭借这个功德,来世转生时,能得到上好奇妙的象、马、车乘、珍宝辇车,以及能乘坐天宫。如果又有人在讲法的地方坐着,另外有人过来,劝他坐下听法,或者分给他座位让他坐下听,这个人的功德,来世转生能得到帝释的座位,或者梵王的座位,或者转轮圣王的座位。”

“阿逸多,如果又有人对其他人说:‘有一部经,名叫《法华经》,我们可以一起去听闻。’对方接受了他的劝导,哪怕只是片刻听闻,这个人的功德,来世转生能与具有陀罗尼的菩萨生在同一处,具备利根智慧,百千万世始终不会喑哑,口气不臭,舌头常常没有疾病,口也没有疾病,牙齿不肮脏发黑、不发黄、不稀疏,也不缺落、不错位、不弯曲,嘴唇不下垂,也不收缩、不粗糙、不长疮,也不缺坏,也不歪斜,不厚实、不大,也不黑,没有各种令人厌恶的样子,鼻子不扁平,也不弯曲歪斜,面色不黑,也不狭长,也不塌陷弯曲,没有一切令人不欢喜的相貌,嘴唇、舌头、牙齿都很严好,鼻子修长、高挺笔直,面貌圆满,眉毛高而长,额头宽广、平坦、端正,具足人的美好相貌,世世转生,都能见到佛陀、听闻佛法、信受教诲。”

“阿逸多,你且看看,劝导一个人让他去听法,功德就像这样,更何况一心听受、诵读这部经,还在大众中为他人讲解分析,并依照经中所说去修行呢?”

这时世尊想要重新宣说这个义理,就说偈语道:
若有人在法会之中,得以听闻这部经典,乃至只是其中一偈,
生起随喜并为他人演说,像这样辗转教化,直到第五十个人,
最后那个人所获的福报,现在就来分别说明。
就像有一位大施主,供给无量的众生,满足他们八十年,
一切随顺他们的欲望。见到他们呈现衰老之相,
头发花白且面容起皱,牙齿稀疏形体枯槁,
想到他们离死亡不远,我如今应当教导他们,
让他们证得道果。于是就用方便宣说,涅槃的真实法理,
世间万物都不牢固,如同水泡火焰般虚幻,
你们都应当,迅速生起厌离之心。
众人听闻了这些法,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具足六种神通、三明与八解脱。
最后第五十个人,听闻一偈而生随喜,
这个人的福报胜过前者,无法用譬喻来形容。
像这样辗转听闻佛法,所获福报尚且无量,
更何况在法会之中,最初听闻就生随喜的人。
若有人劝导一个人,带领他去听《法华经》,
说这部经义理深妙,千万劫难遭遇一次,
对方接受劝导前去听闻,乃至只是片刻听闻,
这个人的福报,现在就来分别述说。
世世代代没有口部的疾患,牙齿不稀疏发黄发黑,
嘴唇不厚实收缩缺损,没有令人厌恶的相貌,
舌头不干燥发黑粗短,鼻子高挺修长且笔直,
额头宽广而平坦端正,面貌全都端庄严好,
被人所欢喜看见,口气没有臭味污秽,
优钵华的香气,会从他口中散发出来。
若特意前往僧人的住所,想要听闻《法华经》,
片刻听闻心生欢喜,现在就来说他的福报。
来世转生在天人之中,得到美妙的象马车乘、
珍宝装饰的辇舆,以及能乘坐天宫。
若在讲法的地方,劝人坐下听闻佛经,
这份福报因缘能得,帝释、梵王、转轮王的座位。
更何况一心听闻,解说经中的义理旨趣,
依照所说去修行,那福报不可计量。




下一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法华经 目录
返回首页
看古籍用必应

Copyright © 2023-2025 福生无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END --